原标题:深圳+东莞宣布联手共建!190平方公里“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一个月前
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的
《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
((以下称《规划纲要》)公示
这意味着光明科学城面貌愈来愈清晰
《规划纲要》提及
加强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的联系
加快推进光侨路北延
为深莞共建环巍峨山
大科学装置群打好基础
虽然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的提法多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其具体规划情况始终披着一层神秘面纱。在今年年初,深圳正式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四城,作为其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战略地位再次升级。此时《规划纲要》多次提及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深莞如何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该装置群概念下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和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如何竞合发展?
小编一一为你解答
深莞具体提法略有不同
关于建设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
深莞方面皆有提及
但具体提法略微不同
01
东莞方面表述
东莞方面的表述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聚区”,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一轴、一区、两心、三组团”的布局中的“一区”。
具体而言,巍峨山是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的共享绿核,利用其地质稳定、环境优越的条件,环山区域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功能。
02
深圳方面表述
而深圳方面表述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多是在发布有关光明科学城规划,且强调深莞共建。
如:光明科学城装置集聚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包括“一主两副”三大科学集群: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重大科学设施集群、面积4.1平方公里的科教融合集群和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集群,与东莞中子科学城装置区共同形成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今年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的《规划纲要》亦延续了这种提法。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什么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松山湖管委会方面介绍
当前环巍峨山大科学集聚区
目前只是概念,没有相关官方文件
松山湖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以北
光明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以南
两地将携手共建以深圳为主阵地的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至于大科学装置数量未定
部分项目仍在立项中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表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概念成型需要具体的项目和举措来支撑,这要等国家规划出台后才能确定。目前,深莞已经就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达成共识,但是如何共建、共建哪些项目还在沟通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谈及科学城的建设进展。梁维东表示,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有关科技设施和平台等建设内容已基本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建设方案》。
〓当前,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携手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和先行启动区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并被赋予“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高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松山湖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莞探索科学城统筹发展模式
“我们经常去黄江吃夜宵,开车几分钟就过去了。”张天林是中建三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的工作人员,他介绍,启动区项目跟东莞黄江距离非常近,可以说“迈腿就过去了”。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为光明科学城规划区建设的首个落地项目,用地面积约46748.35㎡,项目规划落地合成生物、脑解析和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
在启动区项目不远处,